ABOUT US
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

微信企业号,连接企业的另一种可能

发布时间:2020-08-24

    最近可能会有不少朋友发现,机场、CBD楼宇等各大广告位上出现了企业微信的投放,其中“连接成就智慧企业”、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”等宣传字样格外醒目。

    企业数字化转型喊了很多年,无论是企业咨询服务商、软件系统供应商,还是云计算厂商、互联网科技公司,都试图用自己的解决方案,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新风口下最大限度地取得胜利。

    但截至到目前,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,进展仍不够理想。埃森哲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,目前80%的中国企业尚未摸清如何通过数字技术使企业变得更高效,并拓展营收来源,实现业务增长;同时,只有4%的中国制造企业突破了数字化转型困难,真正释放了数字化潜力,并成功转化为业务成果。

    那么在此时,腾讯以巨头之姿,为上线2年的企业微信首次启动如此大规模的线下宣传,到底是抱着蹭蹭风口赚赚钱的游戏态度,还是真的具备了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的解决方案呢?


1 向智慧企业迈进


    要想判断腾讯的企业微信是否有能力帮助企业突破数字化转型难题,首先要搞清楚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在哪;而要想确定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在哪,首先要对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有一定把握。

    所谓“数字化转型”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发布的《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》报告中给出过明确定义:

    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构建数据的采集、传输、存储、处理和反馈的闭环,打通不同层级与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,提高行业整体的运行效率,共建全新的数字经济体系。

    如今,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,以及在前面三大技术基础上催生进化的人工智能、物联网和区块链,成为当下最具影响力的技术。

   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技术的变革引发企业生产力的转变。在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,企业的商业运行和方式也都开始出现新一轮变化,比如产品、服务、货币的数字化,交易的平台化,数字资产化,企业组织灵活化、管理决策智能化,等等。

    早在几年前,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就提出,“所有的企业都会是互联网企业”、“所有的企业都将是金融企业”。现在这些说法已变为“未来的企业只有两种:要么是新生代企业,要么是数字化重生的企业”。

    换句话说,当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,本质上是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,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实现客户导向、员工能动、全球资源、数据驱动、智能运营,向实时企业、智慧企业迈进。


2 数字化转型痛点


    但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引发的商业转型都能顺利取得成功。

    以国内某运动品牌为例,该公司借力某云计算厂商的技术,大举发展电商平台,以期通过线上渠道管理的投入,带动整个线上线下业务,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
    但在转型过程中,这家公司由于过多投入线上渠道,忽视了主营业务存在的根本问题,比如品牌定位不清晰、产品陈旧、库存管理落后、产销不匹配等,反而使得线上线下渠道陷入混乱,最终导致流失大批分销商。

    基于此,有人提出企业引入ERP(企业资源计划)或CRM(客户关系管理)系统的重要性。

    但实际上,该企业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一点。而且需要指出的是,无论是ERP还CRM,其核心只在于对供应链或客户营销链这种某一环节的闭环管理。

    并且,由于资金成本较大,许多中小型企业无力购买定制化的系统,只能采购通用型系统,再加上目前市场上此类系统名目繁多,这些企业不仅面临选择困难,还要承受资金投入风险。

    更为重要的是,这里可能还存在着“治标不治本”的问题:如果说把对企业各环节信息、资源的管理规划比作“脑袋指挥肢体”的话,那么企业内外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则是最基础的“血液”;如果企业内、外部的信息沟通与管理相互隔离、无法顺畅流通,那么企业的“头部”就无法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,“肢体”也无法准确执行指令。

   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朱伟表示,要想真正成为数字化企业,需要同时关注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。而目前,许多中国企业只是追求其中一个维度,以获得短期利益为目标,反而顾此失彼。

    这意味着,如果企业想实现头脑肢体灵活,首先要利用某些工具,打通内部和外部两个纬度,保证“气血畅通”。


3 竞争林立


    痛点即需求,需求及市场。

    实际上,近年来除了上述ERP、CRM系统,一些更轻量的协同办公工具,诸如OA(办公自动化)系统、企业IM(即时通讯)软件,也迅速进入并占领市场,竞争激烈。

    从应用角度看,目前大多数OA系统能够打破企业在人、财、物、信息、流程等资源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,其垂直化的特征也能带给企业用户最直接的优势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员工之间的许多信息沟通仍需要借助其他IM软件。

    企业IM软件,顾名思义,可以让企业内各个部门间的IT信息流传递更快更顺畅。目前,这一行业的主要玩家分为三类:

    一是专注即时通讯服务,与客服、验证服务、CRM存在一定交集,比如云之讯、容联云通讯等;

    二是美团“大象”、京东“咚咚”这类,因自身业务需求而开发IM应用供自己使用;

    第三类则是异军突起的互联网公司,主要包括腾讯和阿里两大巨头,这两家分别以企业微信和钉钉伸出触角;此外,今日头条的Lark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进入者。

    但是企业IM软件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。首先,专注即时通信服务虽然能够解决企业各环节的信息沟通问题,但在企业整体的信息管理规划方面较为欠缺;其次,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,像美团、京东这样研发自己的企业IM,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。

    由此来看,大多数企业要想兼顾内、外部,实现真正数字化转型,一个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是:使用一款既能满足内、外部信息沟通,又能做好信息管理与组织规划的协作工具。

    公开数据显示,今日头条的Lark尚未上线;阿里钉钉在2014年12月正式上线,截至今年1月,已拥有500万企业用户、过亿个人用户;腾讯企业微信于2016年4月上线,截止2017年12月21日,拥有150万家注册企业,3000万活跃用户。后两者目前占据企业IM领域绝大部分份额。

    据此,有业内人士认为,前述“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”将有极大可能诞生于这类“异军突起”的互联网企业中。


4 一次质的飞跃


    如果仅从现有用户量来看,阿里钉钉似乎存在比较优势。但从企业微信最新的进展来判断,到底谁能产出“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”,大有讨论的余地。

    为什么这么说?

    根据官方宣布的信息,此次“连接成就智慧企业”、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”广告投放的背后,其实宣示着企业微信一次质的飞跃:与微信消息互通!

    这怎么理解?举个例子,在企业微信与个人微信实现互联互通之前,人们常常抱怨“工作跟生活傻傻分不清楚”;事实上,企业对此也深感烦恼,如果员工对外沟通使用微信,客户信息基本都掌握在员工手里,一旦员工离职,客户信息就极有可能随之流失。

    而企业微信与微信的消息互联互通后,这些问题都将得以解决。双平台的无缝衔接,不仅能够实现工作和生活互不打扰,还能优化内部沟通需求、打通外部客户资源管理,更能帮助企业做好信息与关系链的留存、沉淀和安全管理等工作,可谓是内外兼修。

    更重要的是,与微信消息互通后的企业微信还可打通原有的会员体系。据腾讯官方介绍,企业微信API接口与企业自身CRM系统的打通,将使得CRM系统中已有的会员信息可以通过企业微信接口能力,与微信用户进行识别与匹配。匹配成功后,企业能够实时在系统中更新、完善用户购买习惯与偏好分析,分析用户画像,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精准营销,拉动客户二次消费,带动企业盈利增长。

    这两大方面的优势,无疑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。但一个企业微信同时新增两大方面、多个层次的突破,操作是否会随之更加复杂呢?

    并不是。企业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卢青伟表示,企业微信与微信一致的体验,不管企业的成员构成如何,上手即用,完全不用配置。

    举例来说,对于企业微信提供统一的通讯录,打开企业微信不用加好友,就可以跟跨部门的人员马上进行沟通,甚至拉一个视频会议,大家在一起进行视频沟通。

    “可以把企业员工想象成神经元,很多触点,帮助企业创造价值。企业微信就是一个智慧的大脑,会把这些信息、数据分发到各个神经元,让这些神经元快速流转,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。”卢青伟说。


5 最优选择


    做连接器,是腾讯的强项,也是企业微信的基因。进入第三个发展年头,企业微信承载的使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沟通工具或办公应用,而是一个连接企业内外部、上下游的“连接器”。

    但如果仅仅是如此的话,企业微信的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想象空间。因为纵然有坐拥10亿用户的微信做背书,但在企业级应用场景下,企业并不会因为微信的天然优势就为企业微信果断买单,如何实际有效地解决问题才是他们更看重的点。

    企业微信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。

    卢青伟透露,后续企业微信还会跟小程序、微信支付等进行深入连接。“同样作为微信生态的一部分,除了一贯极致地开放,我们是把产品功能和服务开放一起来为企业提供服务。”

    这可以理解为,企业微信与微信消息的互联互通,只是企业微信做“专属连接器”的第一步。

    卢青伟还说,对于第三方或者服务商,企业微信也抱着极致开放的态度,对于企业底层的软件或系统,例如ERP都可以和合作伙伴一起来做,用高频的通讯来触达他们各个业务环节。“我们只有半条命,另外半条命要交给生态里面的合作伙伴。”

    不难看出,在企业微信的定位里,企业微信不仅要做企业专属的内外部连接器,它更想与微信生态结合,做一个绝对开放的平台化系统。

    在使用过企业微信之后,广东省水利厅河长办总工王战友表示,企业微信跟钉钉相比的优势一方面是用户的体验,另一方面是API的结合能力,“我觉得它比钉钉更能够支撑业务运用,而钉钉更侧重于沟通、办公、审批这些方面。”

    其实,区别不仅仅停留在产品应用层面。从发展模式上看,钉钉从IM做起,一步步向智能办公、人力资源管理、财务等方向扩展,逐渐走上一条自我闭环变现的道路;而企业微信则选择了更加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,想为合作伙伴提供与微信生态连接的平台,以求共同繁荣。

    老实说,这两种模式都无可厚非。只是,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级阶段,马化腾一句“有所为有所不为,不会过界”的承诺无疑给合作伙伴吃了一个定心丸,而企业微信的“开放”、“平台”思路,也更具发展的想象空间。

    从这个角度而言,企业微信或许会成为多数寻求数字化转型的企业“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”的最优选择。